您當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(wǎng) > 定陶區(qū) > 正文
作者: 馬琳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5-08-01 08:49
中國菏澤網(wǎng)消息(記者 馬琳 通訊員 黃賢雷 曹立升)7月26日至28日,在定陶區(qū)仿山鎮(zhèn)西周故國文化園《曹叔振鐸傳說》傳承中心,我市有關曹國文化、地名研究專家以及《曹叔振鐸傳說》第三、四、五代傳承人及當?shù)厝罕姶恚瑢Α罢耔I遺風”進行研討。
據(jù)了解,曹叔振鐸是周朝時期曹國開國之君,在位30年。他奉行“上忠周室,下愛黎民”的國策,興水利、種五谷,開路衢、倡貿(mào)易,懲惡揚善,俗尚儉樸,民風清純,為陶地成為“天下之中”打下基礎。去世后,被世人奉為有求必應的“曹天王”。“振鐸遺風”是我市市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代表性項目的重要內(nèi)容,是指古曹國遺存的風俗教化,涵蓋禮樂制度、民俗傳統(tǒng)及藝術遺存,作為曹國文化符號存在于世。不僅在魯西南地區(qū),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較大影響。
據(jù)《曹叔振鐸傳說》代表性傳承人曹恒順介紹,“振鐸遺風”的主要內(nèi)容是:忠于周室不分裂,發(fā)展農(nóng)桑為民眾,推廣周禮講文明,救苦救難惠子孫。傳承、保護、利用“振鐸遺風”與現(xiàn)實生活有著緊密關聯(lián)和重要意義。研討會歸納出四句話就是:愛國愛民有志氣,發(fā)展經(jīng)濟有出息,講究文明有規(guī)矩,為民服務要徹底。
曹恒順告訴記者,“振鐸遺風”也是“曹國遺風”“菏澤遺風”,研究曹國文化不能僅限于曹姓人,此次研討人員除了曹姓人外還有黃姓、馬姓、韓姓等。研討的目的是希望“曹國文化”能像“齊國文化”和“魯國文化”一樣大放異彩。
市區(qū)兩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的管理單位負責人對此次研究成果給予高度評價,并要求認真貫徹市委、市政府的戰(zhàn)略部署,建設黃河文化新高地,研究、保護曹國文化,傳承、利用非遺項目《曹叔振鐸傳說》,發(fā)揚“振鐸遺風”,打造魯西南地區(qū)文化名片。
人民網(wǎng) 新華網(wǎng) 央視網(wǎng) 中國網(wǎng) 光明網(wǎng) 中國日報 中青網(wǎng) 求是網(wǎng) 山東網(wǎng) 魯網(wǎng)
菏澤市政府網(wǎng) 菏澤文明網(wǎng) 菏澤市紀檢監(jiān)察網(wǎng) 燈塔-菏澤黨建網(wǎng) 菏澤長安網(wǎng) 菏澤廣電網(wǎng) 菏澤市教育和體育局 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(guī)劃局
中國徐州網(wǎng) 連網(wǎng) 鹽城新聞網(wǎng) 宿遷網(wǎng) 中國淮安網(wǎng) 蚌埠新聞網(wǎng) 阜陽新聞網(wǎng) 淮北新聞網(wǎng) 拂曉新聞網(wǎng) 中國亳州網(wǎng)
舜網(wǎng) 青報網(wǎng) 聊城新聞網(wǎng) 德州新聞網(wǎng) 濱州網(wǎng) 東營網(wǎng) 水母網(wǎng) 中華泰山網(wǎng) 東方圣城網(wǎng) 瑯琊新聞網(wǎng)